7日清晨,北京家长徐女士和儿子一起来到位于东城区的北京市第二中学,匆匆拥抱后,目送儿子走进考场。“加油!你没问题,别发挥得太好了,一般水平就可以啦!”一同来送考的老师微笑着对这个高大的男孩说。数百名家长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簇拥在学校门口,凝望着孩子们的背影进入教室。(6月7日,新华网)
这一天,全国940万考生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2017年高考。高考,本是对所有高三学子知识储备的一次检验,是一次重要的考试,现在,一到高考,全社会空前紧张,交警们忙着设置路线,城管忙着控制噪音,施工工地也暂停了施工,路上都车辆都不由自主的降低了噪音。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首先,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难得机会,理应被重视,而且每位师生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个家庭也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显得越发的突出,突出的是纷纷去坐“211”、“985”路公交车;是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是穿上紫色内衣,寓意紫腚赢;是不吃挂面,寓意着挂。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让人忍俊不禁。
当考当日,甚至还有家长摇旗呐喊,夹道欢送,家长比考生还多。有种全民皆兵的感觉,全社会的神经都凝聚在6月的7、8、9日这三天,甚至一切都为高考让路。高考很神圣,氛围很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要陪考,就要以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为前提。特别是对容易因陪考或其他人为因素而发挥失常的孩子,家长要相信考生,让其独立考试。对于接受陪考的孩子,家长要重服务轻参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要把自身的焦躁情绪传递到考生身上,比如不问考试的如何、考试题难不难、有没有哪道题因粗心打错了、同学都考得咋样等等问题。
再者,建议家长学会适度放手。高三学生有独立思维和行为意识,没必要处处代劳。迈过高三这道门槛,就要跨进社会大门。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终究要接触社会,终究要自食其力。在这个时刻,不妨让孩子试着自己安排自己的高考起居作息,培养独立行为能力。
总而言之,家长重视高考、牵挂孩子没错,但不要大包大揽、越俎代庖。高考期间,家长不妨放低姿态,给考生一个快乐的考试氛围。(文/夏桐)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