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不能没有善心;人到老年,要以心善为本。只有从点滴做起,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大爱和受人尊敬的人品;只有摆正心态,才能心无杂念;只有不求回报,才能在自然而然中获得身心健康;只有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获得心态平衡和问心无愧。
善待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子孙后代,善待亲朋好友,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善待身边的动物和植物,精心呵护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我们才能拥有美轮美奂的精神愉悦享受。我们给社会奉献什么,社会就能让我们收获什么。只有以德报怨,才能让我们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才能让我们拥有心安理得的欢声笑语;只有不给别人挖陷阱,才能让我们平安无事;只有舍得付出心血与汗水,才能让我们获得阳光般的温暖。
只有心存善念,言行一致做善事,我们才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与理解;只有争取更多信任与理解,我们才能拥有和谐友善的生存环境;只有把我为人人理解透彻,我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人人为我的温暖阳光;只有不讨价还价奉献善心,我们才能拥有善念修正道,善德需善举的人生境界。
只有把善心落实在每时每刻的行动中,善心才能成为生生不息的种子,并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中生根发芽和开花结果;只有用我们的一言一行去感染自己的子孙后代,以及我们身边的人,善念修正道的理念才能得到代代相传;只有不图名不图利,我们的善心才能在天长地久中修成正果;只有把心善为本作为良好家教和家风代代相传,子孙后代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当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只有让子孙后代在心善为本中拥有人生大格局,才能让子孙后代拥有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良好人品;我们只有做好表率,子孙后代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并且行且珍惜,决不苟且偷生。做好传帮带,是我们每个老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的诗中说得好:“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要我们每个人拥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就能在晚年夕阳中做出有益的事情。只要我们积极努力,乐于奉献,我们的晚年人生就不会默默无闻,无所事事。(郭喜林)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