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达州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六权同确”试点顺利进行(2)

2015-03-27 12:49 达州政府网 A+ A-
    原标题: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六权同确”试点顺利进行——来源:达州政府网

    3月26日上午,通川区磐石乡王家桥村村民王礼治满脸都堆着笑意-这天,他从乡政府领到了农村土承包经营权证、房产证、林权证等六个印着国徽的证件。王礼治也由此幸运地成为整个达州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六权同确”试点工作的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据悉,2014年底,通川区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要求,在磐石乡王家桥村、场坝村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集体林权“六权”确权登记工作。2015年3月,通川区全面完成了这两个村的农村“六权”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

 王家桥村和场坝村的村民们对“六权同确”试点工作投入了全身心的关注,“六权同确”一直是村民们口中的热点话题。“对我们农民有好处!”王家桥村的田登银说,“可以拿这些证去抵押贷款。”田登银家里一共有8亩地,他在地里种粮食、种西瓜、种草莓、栽果树。“每年买种子、买肥料都要花掉几千元,全部要从我自己的荷包里面掏。今后,我就用这些证去贷款买种子和肥料,等粮食、水果卖了钱之后,再去还贷款就行了。”

 “推进农村改革‘六权同确’,群众的期望值很高,确权的愿望很迫切。”通川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回顾农村改革历程,实际就是农民权益不断‘实化’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让农民有其‘地’;进入新世纪,农村推行税费改革,免除了农业税,让农民得其‘利’;现在进行农村改革‘六权同确’,通过确权颁证,则是让农民拥其‘权’,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产权虚置问题,实现产权明晰、权益到人。农民所持有的承包地、房屋、林权等要素资源,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同时,农民还可以凭借手中的这些产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或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获得财产性收益。”
[责任编辑:晓蕊]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