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通了,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特别方便,这可得感谢乡干部多次进村,帮助我们解决修路的难题啊!”10月15日,化龙乡老君村村民刘全胜指着刚建成不久的村级公路感慨地说。
10多年来,老君村因为没有修通到渠河村的400多米断头路,村民赶场不得不绕行两公里。今年初,化龙乡党政领导多次深入老君村和渠河村,做群众思想工作,协调解决土地问题,历时4个月这条公路终于顺利开建,老君村的群众出行从此不再难。
这是广安区乡镇干部“去机关化”,深入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乡镇广泛开展“去机关化”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走出办公室,沉到基层去,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情日记》接地气赢民心
在化龙乡党委副书记蔡学俊的办公桌上,摆放着3本记得满满的《民情日记》。记者随手拿起一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写着:“2014年5月5日:到渡口村5组调查解决兰渝铁路建设占地款的分配问题……”
原来,渡口村5组村民青辉金等人对村组分配82万元兰渝铁路建设占地款的方案持不同意见,造成占地款多年未能分配下去。情况反映到乡政府后,蔡学俊在进村调查解决的过程中,将自己每次调查的时间、走访对象、群众意见及工作进展等一一记录在《民情日记》中。通过两个月时间的调查处理,最终于7月8日达成了群众满意的分配方案。
“有了《民情日记》,随时都可以将群众的诉求记录下来,督促自己更快地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无遗漏。”蔡学俊表示。
据悉,该区将记录《民情日记》作为乡镇“去机关化”的一项刚性要求。“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既促进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接地气,又便于通过查阅《民情日记》和走访核实,对‘去机关化’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坦言。
“便民服务卡”架起干群“连心桥”
“有了‘便民服务卡’,我们与镇党员干部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了,遇到麻烦事只需拨打卡片上的电话,乡镇干部就能及时到现场解决!”10月8日,大安镇建国村2组村民张家兵拿着“便民服务卡”,高兴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