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在前锋区前锋镇幸福家园楼盘建设施工现场看到,除了硬化处理了专门的车辆过往通道以外,施工方还在车辆出入口修建了专门冲洗平台,对过往车辆的轮胎进行及时冲洗。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这一举措避免了车辆把泥土带上路,改变了传统施工现场尘土漫天的现象。
为有效降低PM2.5污染指数,提高城乡环境质量,达到源头上治理扬尘污染的目的,近段时间以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专项行动。目前,广安主城区改造密闭加盖渣土运输车137辆,规范在建工地33个,纠正违规渣土车200余辆次,主城区弃土拉运工地基本落实了“一硬三有”措施,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实行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扬尘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摸清情况治理扬尘刻不容缓
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不够严密、综合治理不够到位,还存在扬尘污染等现象,影响了大气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造成污染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扬尘的主要来源在哪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专项行动前,市城管执法局组织人员对广安主城区扬尘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摸排。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安主城区建筑项目多、工期紧,施工点多、线长面广,主城区在建工地有54个,弃土运输总量达450万立方米,部分工地未按要求落实“一硬三有”防尘降噪措施,导致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对市容环境和空气质量影响严重。
“个别在建工地为超进度、赶工期、降成本,未严格落实市政府新修订出台的《广安主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从而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扬尘污染,给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社会各界反映非常强烈,治理扬尘污染刻不容缓。”该负责人介绍说,为及时有效地抓好扬尘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我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方案,对主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实施全面规范整治。
广泛宣传营造全民治理氛围
2014年11月初,前锋区组织人员开展治理扬尘污染工作巡回宣传时,前锋场镇居民对整治行动连连叫好。
“治理扬尘污染,仅靠某一个部门是不行的。”在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看来,环境改善人人共享,治理扬尘也必须人人参与。为此,市城管执法局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治理扬尘污染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