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前锋区“后进村”有了新变化

2015-02-28 00:02 广安日报 A+ A-

  “办事找得到人,现在村里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了。”11月22日上午,在前锋区龙滩乡黄泥村村委会办公室,碰到了前来询问独生子女奖励政策的村民李文明,村干部为他详细讲解后,他带着笑容离开了。

  听见李文明的称赞,村党支部书记杨代明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带着微笑。“以前想得到村民的表扬可不是那么容易。”杨代明说,就在今年初,黄泥村由于多种原因,被列为“后进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做得不足,一定得改!”

  为此,乡党委委派乡人大主席团主席赵建蓉为黄泥村“第一书记”,并进驻该村。

  走访群众、实地调研……赵建蓉没闲着,村干部们积极配合。“服务意识不到位,民主管理有问题……”很快,他们找出了原因。针对问题所在,村支“两委”立即制定出台“四议两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情日记制度、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并实行村账乡管,加大村级财务透明度,认真梳理“三本台账”,变糊涂账为明白账。

  “规范管理只是摆脱后进帽子的举措之一,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助农增收。”赵建蓉了解到,黄泥村村民有种植黄花的习惯,于是又和村干部一道,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黄花,有效促进增产增收。

  “这让我们多了一条挣钱的路子!”村民蔡远亮指着眼前的黄花苗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缺少劳动力,部分土地因此撂荒。如今,在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利用3、4、11、12组的闲置土地,种植了200亩黄花,惠及农户200余户、700余人,预计人均收入可增加1000至3000元。

  “黄花苗都是乡上免费送给村民,村民可以自己管理,也可以由村上统一管理,获得的利润一部分归集体,一部分归个人。”杨代明介绍说,龙滩乡党委对“后进村”进行资金、信息、技术和物资等多方面帮扶,以“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模式,拓宽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变化远不止这些,在黄泥村了解到,眼下他们正组织村民加快村组公路维修,新建沼气池和日间照料中心……“后进村”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