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打造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2)

2016-04-01 08:41 广安日报 A+ A-

  3月26日上午9点,趁着天气晴好,岳池县排楼乡汪家岩村78岁的李义全又在村里逛了一圈。不到一年时间,水泥巷道干净整洁,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以前靠着种地生活,现在家家户户有了产业;自己也住上了“高大上”的“阳光公寓”……“穷沟沟真的变了!”李义全感叹道。

  在岳池县,发生变化的何止汪家岩村。该县积极按照中省市要求,结合县情、乡情、村情,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机制助力、红塔保障”工作思路为引领,作出了“四年脱贫、一年巩固、一年提升”的总体部署,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全县上下初步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2015年共投入各类资金2.7亿元,实现5813户1860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6%降至5.5%。

  建强队伍激活扶贫动力

  3月26日下午,市政府办公室派往岳池县顾县镇马家店村的“第一书记”周莉莉还没吃午饭,就忙着做群众工作。“发展产业致富,得要村民积极参与。”周莉莉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将引进业主发展产业,以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除夕都在村上跑。”周莉莉说,自任马家村“第一书记”以来,她和市政府办的工作完全脱钩。与她一样,岳池县2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都完成了与原单位的工作交接。

  岳池县还创新举措,率先在全县抽选 干部15名,成立帮扶办公室,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亲自担任办公室主任,定点在县扶贫移民办全脱产集中办公,负责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确保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与此同时,岳池县还从抓顶层设计入手,探索构建了“1+3+5”领导体系,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由基础设施、资金整合、政策研究3个统筹协调组和“五个一批”5个工作实施组,各个工作组至少明确1名副县级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形成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政协参与、部门牵头、群众自力更生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创新机制精准脱贫

  事实上,在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岳池决策层便明确:一定要让扶贫开发工作从“大水漫灌”向“ 滴灌”转变,从“漫无目的”向“精准发力”转变。

  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岳池的精准识别工作,在经过‘初核’后,又开展了三次‘复核’。”岳池县委扶贫办主任邹云超告诉记者,以白庙镇为例,该镇瞿家店村经过“初核”后,识别出贫困人员53户197人。“复核”后,贫困人员变为50户187人,剔除了不精准的3户10人。

  在精准识别中,岳池县采取了“四评”“五优先”“六不准”的“456”精准识别工作法。“四评”即群众会评议复核对象、村民投票评选贫困户初提名单、村民评审小组评比贫困户初选名单、乡镇组织审核评定贫困户拟定名单,“五优先”即无劳动能力、无生产生活基本保障、无收入来源、患重大疾病、有较大经济负担的家庭可优先评为贫困户,“六不准”即国家公职人员及现任村干部、子女条件优越不敬老孝亲、有商品房或经营性门市以及从事经营性活动、有营运性车辆或小轿车、享受职工养老保险金或退休金、人均存款超过2800元的六类家庭一律不准评为贫困户。

  该县还从解决“如何扶”的问题上着力。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出来后,岳池县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科学编制《岳池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探索实施“3456”精准帮扶工作,3即“三个找准”,找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和脱贫对策;4即“四个全覆盖”,公职人员参与帮扶全覆盖、包村驻村帮扶全覆盖、结亲结对帮扶全覆盖、社会力量帮扶全覆盖;5即“细化落实‘五个一批’帮扶”;6即“六联”,支部联建、多业联动、产业连片、农企联姻、群众联合、基础联通。岳池县以此为引领,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组织实施,确保实现脱贫目标。

  产业扶贫助力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毛青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