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少年因同名背负罪名10年 当年案犯进入律所工作(7)

2014-01-29 18:45  中国青年报

    再一次地,公安机关接待她的人 会改正错误信息。但这一次,唐小琳发现,十年的时间里,错误不止是一再出现,还意外地稳固了自己的地位——由于权限问题,修改网上的错误信息并不是由公安分局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逐级报告。

    唐小琳盘算着,虽然步骤繁琐,但对于这个事实简单的错误,当天写报告,晚上总是能打出来的。然后第二天不就交到市里了么?市公安局如果确认是事实的话,不就马上交到省厅了么……她估计,一个星期之内,总能等到结果。

    从11月16日,等到12月12日,她得到的答复却是:“报告已经在市局了。”

    “现在不改不是我不想改,如果一直不改,责任不还是我来负么?”当唐小琳质问为何如此迟缓时,公安的一位办案人员如此告诉她。她觉得,当时对方语气也“挺真诚的”。

    但是现在,对于唐小琳来说,改正以前的错误,已经不是 的要求。

    简单的错误十年未改,积累在唐小琳心头的疑惑也越来越多。虽然一再有人跟她讲另一个夏添也在服刑,她还是想不明白,如果这样,为什么公安机关不能直接监控服刑的夏添?而且当她在“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看到自己儿子的信息时,却意外地发现另一个夏添出现在“合肥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里,职业是律师。为什么自己的儿子留有案底,而真正犯案的人却可以做律师?

    她开始四处写信,要求对错误的十年“有个交待”,希望能有人说清楚,到底为什么一直没有改正过来。

    或许是因为“远诉讼”的家训,唐小琳对公安司法系统并不十分了解。目前为止和公安机关打交道只因为两件事:补办身份证和改儿子的“犯罪记录”。但为了写信,她还是迅速熟悉了其中的流程——先把信交给区公安分局和区法院,见不奏效就给区政法委写信,然后再尝试市局和市政法委,甚至给省公安厅也写了一封。

    “其实我并没有那么高尚,要追求司法公正之类的。只是如果不搞清楚,谁能保证错误以后不再出现?”唐小琳告诉记者。

    不过,谨慎的性格让她在申诉之前希望能确认,那个夏添是否真的是律师,“要不就是诬告了”。

    她决定见见那个夏添。

    “去趟外省,住个宾馆,试验一下,看到底有没有事”

    两个夏添的家相距不远,一条南北向的马路把它们连接起来。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