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创新农业经营主体 看安徽如何“统”(2)

2013-02-12 21:51  川北在线编辑部

  刘永春告诉记者,目前安徽规模经营主要实现路径有六种。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适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适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地区推广。二是政府推动型,这种模式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区采用。三是种养大户或农场经营型,适合的地区属于农户分散经营、效益比较低,且能通过规模化和现代农业技术、设施的使用能大大拓展经营效益。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型。五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型,适宜于那些有较高抗风险能力的企业牵头、当地农户有较好的养殖传统和规模的地区推广。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不管哪种形式,企业和合作社自己种地不多,种田主体是以家庭为主的种粮大户,并且中、小大户为主,这一格局将会长期存在。”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庐江县实际印证了胡桂芳的说法。“2012年,全县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820户,规模在50—99亩的大户有1350户,规模在100—299的大户有324户,规模在300—499的大户有34户,规模在500—999的大户有21户,规模在1000—1999的大户有34户,规模在2000—4999的大户有55户,规模在5000—9999的大户有2户。”邓本宜说,虽然全国没有明确规定种粮大户、中户、小户种田规模,但基本上是,100亩以下是小户,1000亩与100亩之间为中户,1000亩以上为大户,庐江县目前中、小“大户”是流转种田最大主体,他们流转形式多以代耕代种为主。

  不要盲目追求规模

  阜阳市颖泉区葛浩新是安徽有名的种田高手。技术上,他本人曾是阜阳市农科所一名技术人员;种田规模上,他流转了12860亩土地。2012年秋收之前记者采访了他,当时他正为玉米的机收还是人工收而煩恼。“最后我采取一半机收一半人工收,最后比较发现,两种方式收割成本相差不是很大,但玉米收割机机型较大,收割后地被压板了,种地最忌讳这个。现在回过头来看,机器化并非是精细化。”葛浩新说,将农业规模经营理解为土地的大规模经营,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规模越大越需要雇更多的人,农业无法像工业那样量化,劳动成果又难以计量监督,被雇佣农民偷懒怠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果监督激励机制不到位,规模越大效益反而下降。”葛浩新说,“比如夏季大豆生长时,不能用除草剂,雇人除草,连根拔掉是除草,从中割断也是除草,两种方式结果完全不同,但对被雇的人来说,当然更愿意割草。”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