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年6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通微信订阅号的举措,更被业内观察人士认为是“重新激活这座美术馆的新举措”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往往有种“广美美术馆在这座城市的艺术地图中缺席了”的感觉,我们能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不同的地方看到城中每天发生的艺术展览、活动,其中却唯独缺少广美美术馆的声音。只有在亲自走到昌岗老美院门口看海报,才知道其实这里展览与讲座一直都在进行。
代表广美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执行团队发言的李欣蕾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都有举办展览和活动,只是过去并没有太多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大家知晓美术馆信息比较有限。我们在6月份建立公众号,希望增加一个能与公众直接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美术馆在展览与活动中也有了一些新的规划,因此更希望通过时下流行的自媒体形式把馆内信息都对外传播出去。如今大家对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的公众号也拉近了美术馆与公众的距离,也是因为这样而吸收了更多不同领域的粉丝,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大家就觉得美术馆被激活了。”
与这些有美术机构背景的“官方公众号”相比,更多的艺术自媒体是“草根自组织”。例如“冯火月刊”,例如“泼先生PULSASIR”,起初只是一个松散而私密的小组,为了一个引起共鸣的想法而走到一起的一小群人建立的发声平台。又例如打边炉,例如iArt,其实只是由创立者个人在维持更新。IArt的创办人张慧说,她起初只是想建立一个线上资料库,梳理艺术史知识和艺术理论,后来渐渐得到了认可,这让她意外地发现,原来人们对这些所谓的学术的、理论的、小众的内容是有需求的,于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而“绘画艺术坏蛋店”的创始人邸小伟的态度更简单,就只是“找我自己喜欢的画拿来发”,“尽量让自己做的事情无意义”。但奇妙的是,虽然他并没有某种预定的计划,但不少珠三角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却通过这个平台被更多人知道。
个人网站?微博微信?
——为什么大家都要有公众号
公众号已经是大势所趋,甚至有人说,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公众号。可是为什么要开设艺术公众号?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是为了宣传,以及寻找盈利。但在与会这些机构看来,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