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自媒体时代:艺术传播的方式在悄然改变(3)

2016-02-19 21:56  信息时报

  “自媒体的运营其实并非越早开始经验越丰富,因为大环境一直在变,我们必须不断自省和做出调整。”尹冉旭说,和许多人的猜想不同,央美美术馆建立自媒体的初衷并不是想宣传美术馆开设的展览,这个平台在最初建立时并没有宣传上的考虑。“我们起初对它的思考是以大学的人文精神为指引,所做的事就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在内容上严格按照几个学术板块进行推送。直到2015年做出比较大的一次调整,原因是自媒体的环境和公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内容和推送频率的调整,在满足大家对资讯的更大需求之外,也同时带来了宣传的效果。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宣传才是那个后来的‘之外’的用途。”

  作为一个大学美术馆的自媒体如何定位?社会公众需要一个怎样的美术馆自媒体?这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对阅读群体、自媒体功能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尹冉旭说:“对于中央美院美术馆而言,学术资源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的阅读群体也主要集中于艺术与学术界,自媒体的内容生产首先还是要考虑满足这个群体的需要;但随着整个社会‘美术馆素养’的不断提升,公众角色的普遍参与,美术馆已经在走向平民化。在一个理想的全民美术馆时代来临之前,作为美术馆文化传播工具的自媒体责任重大。在对CAFAM品牌的展览、馆藏和活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宣传从来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公共意义和传播价值才是首要的衡量标准。美术馆应该在这个多元的‘公共声音场’里发出怎样的声音,大学精神与‘美术馆作为’如何体现,仍是我们做自媒体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机构形象?艺术项目?

  ——艺术公众号可能不仅是“自媒体+”

  有时候一个艺术自媒体它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计划、项目或者你所能想起来的跟当代艺术扯上关系的系统。

  例如“泼先生PULSASIR”,你很难说它只是一个自媒体,它其实是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或者团体,它有很大的虚拟性,大家并不是面对面在一起,而是在一个网络空间进行沟通和协作。成员们 是想维持一种“年轻状态的、学术性的写作”,于是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小组,渐渐的写作、颁奖、翻译、出版、影像实践、互助计划,这些事情需要一个虚拟空间的平台来讨论,也需要资料的整理,他们选择过博客、豆瓣,如今主要在微信订阅号中进行。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泼先生”的所有工作可以被看做一个大的艺术计划,而自媒体在其中既是传播平台,也是工具。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