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某大城市,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当地政府痛下决心,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煤改气”工程。然而,一些企业却找出种种理由,迟迟不肯行动,“抬头望天骂政府,低头护短保自己。”议起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许多人义愤填膺、改革之声灼灼,但是机构精简方案一旦涉及本单位本部门,又强烈反弹,声称“人少活重”要网开一面。结果是,治污行动难见效、精简机构难到位,“顺风车”没搭上,自己也深受其害。
类似“搭车心态”,现实中还比较普遍。一些人只想搭改革的“顺风车”,不想为改革贡献牺牲;只愿当改革的旁观者,不肯做改革的承担者。他们口头上拥护改革,私心里又拒绝“改革从我开始”。
今天的改革已处于深水区攻坚期,面临的是难啃的骨头、难闯的险滩。情况更加复杂,挑战更为艰巨,人们的期待更高,支付的成本也更大。 “三公经费”公开、异地高考推进、金融改革提速等改革举措,一经推出,每每引来舆论挑剔。“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每个人都渴望改革、呼唤改革,然而,改革一旦动了自己的“奶酪”,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奶酪”,立马不肯改、不许改,有的还站到改革的对立面,阻挠甚至反对改革。
改革有风险。全面深化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对的是艰难险阻,没有任何经验可以遵循,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借鉴。有些人因为害怕风险而不思改革,面对艰险而裹足不前。改革的机遇稍纵即逝,千载难遇。回避问题,固步自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只想搭“顺风车”而不愿意参与改革,不仅于社会进步无补,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益,自己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今天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做大增量,也要调整存量。甚至有不少改革举措,就是要调整一部分既得利益,普惠于广大基层群众。
全面深化改革,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当事人,只有投身改革、率先改革,抓住机遇、认准方向,大胆探索、稳扎稳打,全社会必能在改革中进步,个人必能在社会进步中得到更大的收益。
作者:李明朱
稿源:四川省合江县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