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吴少商: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问需于民”

2013-12-17 22:36  川北在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重印发行。书中摘录了总书记的一段话,令笔者记忆犹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是信访工作的唯一形式,也不是越俎代庖,取代基层工作,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提倡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下去。(新浪网  12月14日)

    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于群众,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做好群众工作,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化解矛盾,不仅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更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关键。
  
    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只有心中装着百姓,为百姓办实事,才能顺应群众期盼,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怎样才能不作秀,不耍花架子,把事情办实,办在咱老百姓的心口上?关键就是俯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问需于民,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源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哪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群众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在工作实际中与群众面对面,广泛倾听民声、吸纳民意、尊重民意,才能使决策群众实际需要。
  
    但是,当前在有些地方,一些决策与多数群众的需要并不相符合。究其原因,就是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把人民群众真正当成主人。作为党员干部,存在缺乏重民意、听民声的观念和习惯,表面上为群众解决问题,骨子里是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桌子一拍就决策,不零距离接触老百姓,不问问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结果制定出来的办法脱离实际,离群众的实际需要差十万八千里。
  
    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问需于民。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设身处地的了解群众之疾苦,倾听他们的现实需求,才能带着感情去为群众谋发展,谋利益。也只有面对面“问需于民”,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呼声和诉求,决策才会更贴切群众,少脱离实际,不走弯路,为他们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天下兴亡,系于民心向背”。党和国家的命运,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履行职责,俯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为老百姓解决好实际困难,不断强化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