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体质才有气质
文/宋潇
日前,石家庄市的2100多名中小学生云集石家庄二十四中学,参加了市中小学生首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在这次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大比武中,不同体质学生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做一个引体向上就喘,相关部门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评优评先“一票否决”。(《石家庄日报》12月7日)
“校园太大,走廊太小,下课后请不要追逐打闹。”类似这样善意的提醒在很多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提醒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不过既然提倡学生下课后切勿嬉戏,那么相关的体育运动安排能否配套实行?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清楚,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学生都不爱运动了呢?
首先,学生的态度并没有放到正确位置。按很多中小学生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是学校的安排压抑了他们“躁动”的童心,作为学生,就应该上课坐在位置上听课,下课后文明游戏,不离开座位的选择是响应学校的安排。但是,以此观念为基础的出发点本来就是片面的,学校提倡的是文明活动,而不是默不作声,学生曲解了学校的用意,便觉得自己不爱运动是不得已而为之,殊不知,体质变差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运动方式不对造成。
其次,做一个引体向上就喘,这是小学生的感叹也是学校教育的无奈。体育课以及课间运动的安排都应因时因地而制宜,把学生一味地摁在课桌上只会培养出更多的书呆子,对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无关痛痒,如果只注重学术研究而不是全面发展,到最后越来越多的“偏才”会显现出来,现在不是提倡老师和学生多互动吗?老师就应该多带着学生运动,认真听课需要严要求,身体健康更需值得重视。
同样,体质测试光凭个体数据就断言学生健康出问题也是不全面的,对一些学生进行测试的时候,往往会从某方面数据就否定一个学生的体质,换句话说,这不正是主要看气质的表现吗?学生气质好,不代表体质就好,但是有体质才会有气质是毋庸置疑的,不能主要看气质,应该全方位地看待学生体质变差的问题。
小学相比于中学来说,可能学业压力不会有那么大,那这段时光就应该多让学生跑跑跳跳,参加合适且有益的运动,这方面,需要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因为如果孩子的运动习惯没有了,等他们大了再想让他们运动也难了,虽然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精贵之处可想而知,但是若把孩子保护得太好,只会让保护的初衷渐行渐远,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家长的支持与陪伴是最重要的关怀。另外,对于学校来说,在运动中强调安全是很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因噎废食,只要学校选好项目,还是可以找到既安全又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将学生体质标准纳入学校评优评先标准中是应时之举也是应景良策。
有体质才有气质,有童年味道才有学生时代的美好,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知识,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是义不容辞。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