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重出”江湖是双赢的选择
昨日,山东建筑大学火车餐厅是将退役的东风5610号绿皮火车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放型蒸汽机车放置在校园之后,火车8节车厢改造成“火车餐厅”。不少学生称,每天伴随着音乐,与同学一同在火车上吃饭,真是一种享受。(中国网 2016年3月18日)
“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的“昵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国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铁路的发展,空调客车相继成为铁路客运主力后,“绿皮车”,逐渐退居“二线”,高铁动车横空出世之后,“绿皮车”更是加快退出历史舞台。虽然与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高铁动车和空调客车相比,“绿皮车”总给人脏、乱、差的感觉,但是它却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让许许多多的人走出大山,接触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近年,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火车逐渐深入了人们的生活,那些火车拉来的城市里的人们因铁路的发展,火车的提速让生活变得更加安逸,而很多曾经不通铁路的地区,不仅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甚至建起了高铁,而很多当地的人们因此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更加的自豪。也正因为这些,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打造本地独有的与火车有关的特色文化,并以此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着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
以往铁路部门处理报废列车的方式大多是将车体切割后当废旧钢铁卖掉,而今,退役列车变身特色餐厅、咖啡馆、火车旅馆的处理方式让“绿皮车”重获新生,让民众寻找曾经的回忆和留恋,既服务了百姓,丰富了民众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也为铁路部门增收创效,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孙赟飞)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