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学生该不该超前消费?

2019-12-18 18:36  川北在线
  大学生该不该超前消费?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大学生该不该超前消费”?在校大学生,由于刚刚脱离父母,进入高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因此,也刚刚开始消费由自己做主。但大学生几乎只有父母这一个经济来源。因此,如何消费,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人说,大学生不应该超前消费。首先,大学生初入社会,原来压抑很久的购买欲望,现在终于可以释放,可以自由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大学生克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陷入盲目消费、胡乱消费的境地,容易产生不良的跟风习惯,助长自己的虚荣心,增加自己的财务压力,同时又买不来太多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制止,那么势必会有很多大学生采用借钱、贷款或者透支信用卡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消费和购物欲望。
 
  有人说,大学生可以超前消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圈、有一代人的话题。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社会力量,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作为引领时尚的代表,自然需要物质的支撑。大学期间,要面临各种消费,例如购物,例如恋爱时的各种吃喝玩乐,例如看电影、买书籍、参加文艺活动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一味限制自己的消费,可能都不能融入特定的圈子,进而限制自己的眼界视角,限制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大学生有广阔的未来。现在超前消费,以后找了好的工作,可以很快还清贷款,所以大可不必忧虑。
 
  其实,关于超前消费是否合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衡量消费是否合理的方法,本质上不在于是否超前,而在于是否理性、是否合理。有些消费有利于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提高自己的见识,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例如登山、轮滑、绘画、音乐。有些消费有利于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PS、编程,考取各种资格证,学习理财投资知识等等。
 
  从另一方面来讲,消费水平也是相对的。大学时一个月消费1000元可能算是消费水平高的。但是参加工作后,这个水平可能就算低的了。大学时一年的消费金额,可能也仅仅相当于工作后一个月的。所以,如果能够用未来一个月的工资获得当下最大化的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呢。
 
  俗话说,最好的消费是投资,而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只要大学生能够保持理性消费,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随波逐流,并且善于投资自己,那么,这种消费就是正当的,也是应该鼓励的。(王海力)
[责任编辑: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