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属于精细化、小区域的海洋环境预报。”翟世鸿解释说,提早那么多做气象预报,是要从一个长期的趋势中预测,尽量提高预报的 度。在做沉管出海的总体决策之前,必须做到7-10天的中长期预报,出坞准备时,要做3-5天的短期 预报,而对作业时机的选择,则需要做24-48小时的精细化预报。
在海底打地基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在40多米深的海底,挖一条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的基槽,就像在海底“绣花”。为使沉管安装之后减少沉降,要在基槽打五六万根的挤密砂桩,直径1.2米的砂桩直抵20多米深处的硬土层。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巨大的沉管,是铺设在完全软土的海底,对地基的处理是一个 的难题,一旦地基不结实,后果将不堪设想。“这里的海底表面淤泥含水量高达50%-60%,石头抛上去基本都陷在泥汤里。”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常务副总工程师尹海卿说。
为了做好海底隧道的地基,首先要在伶仃洋40多米深开挖一条海底隧道基槽,这样的深度好比位于一栋商业楼-16层的地下车库,“打个比方,坐电梯下去都要一两分钟的时间”。基槽通过人操纵抓斗船上的操作手柄完成,船上安装的110吨重抓斗有近四层楼高,张开时最大的宽度可达到9米,一抓就是30立方米的泥。在看不见的水底环境中,要求这只巨手“下手”的力度必须刚刚好,误差不能超过0.5米,这样的精挖误差创造了世界之最。
施工海域底下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港珠澳大桥整条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是整体呈一个“锅底形”。
唐少鸣,是中交广航局一位具有多年丰富抓斗船施工管理经验的资深船长,在这个工程中承担隧道基槽精挖,他坦言自己“经常紧张得睡不好觉”。“我们用的是庞然大物,干的是‘海底绣花’的细活,这好比是让一个干惯了重活的粗汉,在黑灯瞎火中拿着1斤重的粗针,在一块巴掌大的布上熟悉地绣出各种精致的花草鱼虫,且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中交广航局总工程师、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Ⅳ工区(疏浚分项工程)项目经理曹湘波形象地比喻了海底绣花的作业难度。
为了让“粗汉”干好这个细活,中交广船局研发了自动化操控的系统,挖泥手只要在挖泥室的操作控制面板输入挖深数据,就能准确地控制挖泥过程,监控人员也能通过传感器和监视器及时获取抓斗的挖泥轨迹,并能准确地检测出抓斗船下放的实时数据。广航局勘察测量分公司总经理高耿明介绍,目前全世界 的10项测量技术和设备,有一半都应用在岛隧工程基槽开挖检测中。
热2024-01-28
热2024-01-20
热2023-11-27
热2023-10-27
热2023-09-03
热2023-08-30
热2023-08-13
热2023-08-13
热2023-01-14
热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