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唤醒沉睡的土地——岳池县粽粑乡产村相融助农致富小记(2)

2014-11-07 13:10 广安日报 A+ A-

  11月3日一大早,岳池县粽粑乡大龙山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业主杨小兰正在花椒林里栽菜苗。“今年我的花椒丰收了!”杨小兰介绍说,今年整个花椒基地实现产值达2600多万元。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大量土地闲置,如何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近年来,岳池县粽粑乡坚持产业兴乡,确立了“坡土干果,平田种稻,深沟养鱼,规模发展,做强品牌”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花椒、优质水产、优质核桃、生态养殖的五大产业圈,并以此为依托,培育新产业和打造新的产业区域,使全乡土地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产旅相融、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业主带出产业新路

  粽粑乡姚石桥村人均耕地面积0.73亩,几年前的大龙山全是一片杂草。短短几年时间,现在已是满山遍野绿油油的花椒树,在业主杨小兰的带动下,全村现在已发展花椒7600多亩。

  杨小兰本是粽粑乡水竹井村人,从1983年开始就到重庆做批发花椒的生意,2007年回到家乡,发现粽粑乡没有像样的产业,很多的荒地没有被利用起来,杨小兰暗暗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对当地的考察,杨小兰决定以大龙山为中心,发展花椒产业,经历了无数困难和几次大的挫折,基地慢慢产生了效益,基地品牌干花椒近销成都,远销云南、贵州等地,供不应求。

  “我家栽了3亩,每亩74株,今年的天气适宜,每株花椒可以产鲜椒13—15斤,每亩的毛收入在8800元以上。”姚石桥村1组村民郑元武扳起手指头算起了花椒账。据了解,在基地的带动下,粽粑乡蒋家沟村、金竹村、龙山院村、铜麻山村也发展了花椒4200余亩,全乡最穷的蒋家沟村,在扶贫公路修通后,还将发动350余户群众种植花椒2000亩,力争每户增收0.5万元以上。

  产业培养出土专家

  “进入秋季以后,雨水渐渐增多,有利花椒锈病、蚜虫、跗线螨等病虫害发生。应该经常观察,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有效防治。”11月3日,在姚石桥村农家书屋,该村2组村民萧前福正在翻着《花椒管理要点》,认真地做着笔记。据当地群众介绍,萧前福是附近出名的土专家,经常到其他村进行技术指导。

  几年前,杨小兰成立合作社后,萧前福用自家的荒地入了股,平时就在基地打工,学到了管理技术,于是,他在自家地里种了两亩多花椒进行试验。“光有技术还不行,必须把理论知识学透,才能把技术真正传授给其他的群众。”萧前福认真地说。“他一个人每年的工资就是两万多元,加上自家的花椒收入,一年就是4万元左右,早就洗去了泥腿子。”在图书室看书的4组田茂川开起了玩笑。

[责任编辑:毛青青]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沟通加微信订阅号“chuanbeizaixian”或搜“川北在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