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瞿家店村: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2016-04-13 17:35 广安日报 A+ A-

  4月11日,白庙镇瞿家店村5组贫困户雷昌远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给自家的几百只鸡、鸭、兔喂食。一阵忙活后,他又来到距住处300米开外的鱼塘走上一圈。

  “去年养鸭、鸡、兔、鱼,毛收入就有4万元,今年收入肯定会更高,全家的日子也将过得更好。”雷昌远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不仅仅是雷昌远的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实施,瞿家店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悄然发生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村民增收渠道变宽,日子越过越红火。

  致富先强基础

  4月10日,趁着晴好天气,瞿家店村“第一书记”林冬梅组织工人铺设自来水管主管。

  “3月底完成了小型集中供水站建设,水塔已建成,即将进行水管安装到户工作。”林冬梅说。

  不只是饮用水更安全了,瞿家店村的交通出行条件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到镇上去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农产品运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62岁

  村民廖中明说,现在村里新修了4.5公里的水泥路,到镇上可以坐车,时间也缩短了20分钟。

  “以前是雨天一身泥,现在雨天都能穿皮鞋,我们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廖中明难掩心中的喜悦。

  林冬梅透露,这4.5公里的村主道马上即将进行提档升级,做好护坡、清沟、增设错车道等工作,开工建设村级道路10.58公里,修建便民路10公里。

  “届时将彻底解决村里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为村里加快发展扫清障碍。”林冬梅说。

  与此同时,村里田土调型工作全面完成;整治山平塘3口,新建蓄水池11口;启动全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增设专用变压器;建成通信信号塔建设,解决村里通讯信号差的问题;本月还将启动宽带进村入户;启动新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

  “今年村里将实现‘七有’目标,到时生活生产条件不比城里差。”廖中明说。

  改建住上好房子

  4月11日,瞿家店村2组的新村聚居点一片繁忙,几十名工人正在浇筑水泥坡面。

  “现在基本完成场面平整、户型设计预算,房屋建造将于今年10月底完工。”林冬梅介绍说,5组、3组两个新村聚居点也将于本月底启动。

  就在新村聚居点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贫困户胡明乙已搬进了原址重建的新家。“以前的房子破损得厉害,住在里面不安全。在镇村干部的劝说和帮助下,今年1月底建成了新房。”胡明乙说,住在新房里,安全有保障,刮风下雨天也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对现在住房感到舒心的还有夏必贵、夏必万两兄弟。与胡明乙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危房改造。

  “房子没什么大的结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经过危房改造,现在彻底排除了隐患。”夏必贵坦言,危房改造更经济,更适合他家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们已对5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另外还有8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也正在进行中,预计7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林冬梅说。

  兴产业促增收

  4月11日,走进瞿家店村藤椒种植基地,昔日荒山坡上的杂草被清理干净,沟、池、路、凼等基础设施完备。

  “去年栽植藤椒苗300亩,今年的500亩已基本完成整地工作,预计5月中旬可全面完成藤椒苗栽植。”业主张英俊介绍说。

  “发展藤椒产业,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还可以到基地务工挣钱。”村民廖中林高兴地说。

  除了藤椒基地,瞿家店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畜禽、蔬菜、优质水稻、劳务输出、柑橘等产业。由村委会牵头,依托白庙特驱种鸡场,引导贫困户利用产业发展周转金入股等方式,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模式,集中修建圈舍1000平方米,喂养土鸡1万只。通过大户带动、业主引领及散户饲养等方式,全村增养土鸡、土鸭、土鹅等小家禽两万只,增养牛、羊、猪等大牲畜400头。村集体在6组租赁荒山坡150亩,成片种植桃树4500株,建立集体果园,带动全村大力发展以桃树为主的庭院经果林,今年秋季将完成栽植。

  此外,村里还组建了瞿家店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的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配送,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这一系列‘组合拳’将极大地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今年摘掉‘贫困村’帽子。”林冬梅信心十足地表示。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