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基层调研要能“走的下来”。以往的有些干部搞调研往往只有名、没有实,所搞的调研无非是发几张表格要求基层按要求填完交上来,有的调研甚至是打几个电话询问一下基本情况就算完成,这样的调研往往让基层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方向,为了应付上级任务,报送上来的数据往往漏洞百出,甚至为了应付要求而虚报、瞒报数据,凭着这样的调研而形成的调研报告肯定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甚至会给相关决策的制定带来错误的指导。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到基层的实际,就必须要从上头走下来,真正的深入到基层去了解真实情况,只有这样的调研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参考,才能使发展少走弯路、岔路。
其次,基层调研要能“坐的下来”。有些干部搞调研也走下来了,但走的很急、很匆忙,有些调研半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调研的过程往往只是走马观花,无非就是翻翻台账、看看展板、听听汇报,层为了应付检查,忙着准备台账、制作展板、排练汇报,很多本职工作却没有时间去做,甚至有些基层部门为了得到表扬,只安排好的地方看,差的地方坚决不看,这样的调研往往只能看到“笙歌燕舞”,却看不到实际问题,也就失去了调研的本质。因此,要搞好基层调研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多留点时间与基层群众交流,深入地去了解群众最实际的要求和困难,多开展“随机式”的走访,不仅要看好的,更要去了解了解哪些还没有做好的工作,要将群众的诉求和还未做好的地方作为工作改进的方向,这样的调研才能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再次,基层调研要能“找的出来”。调研是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拥有深厚的历史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以来在各项事业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干部觉得调研就是“走形式”,下去转一转,随便看一看,照片弄几张,材料交几页,便算是完成了任务,这样不仅看不到民情、听不到民意、找不到民需,更加形不成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还会浪费掉宝贵的工作时间和其它人力物力资源,给基层和老百姓造成更大的负担。因此,到基层调研必须要带着问题下去,要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的精神去基层调研,要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这样才能科学制定出促进发展的好方法、好措施。(鸿雁)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6-01
热2024-05-28
热2024-05-28
热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