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呵护文明 营造出行新常态

2016-03-31 14:16  川北在线
  随着春日的气息愈发浓郁,人们纷纷背上行囊,走在出游的路上,以这种方式去拥抱春天,从中获得愉悦安宁。而然,从历年经验看,每到出游高峰期,游客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将会集中爆发,如此景象不是新鲜事,只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万物复苏的季节,到风景区去欣赏春意,本是一件惬意的事儿,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却令人反感,景区散落了大量的垃圾和折断的树枝,游客不顾警示牌随意攀爬雕像建筑,本是一场愉快的赏春之旅,却演变成了一场“审丑”之旅,这不得不引起众人的反思。
 
  根据《2016-2021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中显示,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其中,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游客基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将会给景区带来不良影响可想而知,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破坏了景区的环境平衡,给景区带来“伤痛”,更重要的是,中国游客在国际上的不文明行为将会损害国家形象,还如何在世界之林自居“文明礼仪之邦”呢?
 
  在2014年9月,主-席在对马尔代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时提及“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这实际上是对国人文明出游的进行提醒。而早在2013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呼吁中国游客注意言行,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每一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都深深烙印着“中国”印记,代表着中国的“名片”。若是每一个国人在外皆彰显礼仪文明风貌,成为一个个文明传播使者,便能在世界之林树立起中国“文明礼仪之邦”良好形象。
 
  暴露出的不文明旅游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沉下心来去寻找隐藏的“顽疾”所在,并对症下药。人在很多时候是盲目的,缺少一个正确标榜去引导。新华社曾经有一则报道很耐人寻味,其中提到,多数内地人在香港都很守规矩,内地人来香港游玩,看到大家都遵守秩序,自然而然会学习,养成好的习惯。从这里说明了文明出游并非“空中阁楼”,反而就在我们身边。
 
  文明出游关键在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必须依靠民众道德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环境背景的引导,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社会、民众“双剑合璧”。一方面,民众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水平,将文明意识内化于心,表露于行,面对不文明出游现象要坚决说“不”!让文明出游成为一种内在习惯;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文明出游行为的宣传,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
 
  我们都怀着对美的追求踏上路程,我们都不应该辜负风景区对我们的“馈赠”,而能给予风景区最好的“回报”,就是还它一片“净土”,而每一片“净土”,都需要我们用文明去“呵护”,让文明出游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