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前锋区会龙村:摘掉“贫困帽” 日子更有盼头(2)

2015-11-20 08:45 广安日报 A+ A-

  “大家今天上午争取把这一片的肥料撒完。”11月12日上午,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党支部书记贺世芬正和村民一起给地里的儿菜施肥,她告诉记者,“这200亩土地是上个月完成土地整理的,暂时还没有租给业主,村上就组织村民种了一些当季蔬菜,卖了钱给村民结了工资后,剩余的钱就是村集体收入。”

  而在这之前,集体收入对于会龙村的领导班子来说,想都不敢想。改变,源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会龙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多渠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470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300元,全村56户贫困户摆脱贫困,会龙村实现整村脱贫。

  公路修起来 致富不再难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村里的扶贫工作,会龙村村民方裕力热情地拉着记者往他家走。“盼了这么久,终于把村里的水泥路给盼来了。”方裕力站在自家院子里,指着从家门前穿过的水泥路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村里的泥结碎石路升级改造为水泥路后,村民们心里搁了几十年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会龙村位于代市镇西部,距离代市场镇仅3.5公里,至广前路车行距离不到5分钟,还与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岳庙村相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本应走在发展前列,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2013年,全村334户1111名村民,共有贫困户56户201人,贫困发生率为18.09%,无村级集体收入,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

  原因何在?“还不就是村里不通公路哟。”方裕力告诉记者,村里10多年来最好的路就是一条泥结碎石路,出行十分不便。因此,会龙村无法像岳庙村一样引进业主承包土地、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劳动力稀缺让村里大部分土地成了撂荒地,老百姓对村里的发展更加没了信心。

  要脱贫,就得修路。2014年6月,会龙村开始对全村的村级道路、便民路进行升级改造,今年10月,随着泥结碎石路升级完成,会龙村结束了不通公路的日子。

  公路的升级,也为会龙村招来了“金饽饽”,今年初,成功引进一名业主,在村里承包了450亩土地种植柠檬,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房子建起来 生活更舒心

  现在,会龙村村民谭光敏有了新的期盼,每天去位于该村黄金梁子的新农村工地上看看成了他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毛青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