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雷峰:“丑小鸭”如何变成“白天鹅”

2013-08-20 20:28  本站原创
    从全县最贫穷最落后的“栏杆村”,到如今令全县羡慕的“科技新村”,仁寿县鳌陵乡千丘村的变迁折射出一条穷村变富村的科学发展之路。

    昔日娶不到媳妇的千丘村

    鳌陵乡千丘村地处二峨山脉山顶,距仁寿县城25公里,全村7个经济社,444户,1220人。3年前的千丘村地处偏远,水资源匮乏,村民用水几乎到靠到山下跳水和送水,人畜基本用水都得不到保障。仅靠一条坡陡、弯多、路窄的破烂水泥路维系着与外界的联系,村民们无奈地看着一箱箱的水果因无法及时运出而滞销、烂掉。全村大部分房屋都还是茅草房,经济十分落后,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山青水不秀,地肥人不富,致富路不畅,男的招女的嫁,剩下都是白头发”是千丘村的真实写照。

    今日焕然一新的千丘村

    如今的千丘村村级阵地建设基本完善,全村道路通畅,交通安全便利,水利设施不断完备,人居条件和环境持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2600元提高至2012年的7846元,增幅超过两倍,基本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千丘村“巨变”的奥秘

    2010年,千丘村被省审计厅确定为2010-2013年度“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干部帮户”活动联系点。三年间,在审计厅倾情帮扶下,从基础建设抓起,新建改建公里27公里,打破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和制约,增强了村际联系和区域交流。新建、整治山坪塘等水利设施120余口,650余名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得到有效解决,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房建设和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绝大部分农户迁入新家,显著提升了宜居水平和空间品质,形成风貌特色一流的新农村聚居片区。

    路通了,水有了,房子修好了,但是如何才能让群众发展致富,是摆在村两委班子的大问题。“审计厅的领导来帮我们,但他们不能帮我们一辈子,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不等不靠、自己发展,甩掉我们贫穷的帽子,不然就辜负了县上、省上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是经常挂在千丘村党支部书记廖叶金嘴上的一句话。村两委认真分析千丘村的气候特点,立足固有基础,引进、改进种植品种,推广新技术,种植桃子、批把、甜枣等经济作物3000余亩,实现经济收入600万元。充分发挥千丘村地广人稀的特点,以村里原有零散养殖户为基础,以周边的简阳、双流等麻羊养殖产业化示范点为教材,帮助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在审计厅的帮助下,引进麻羊130余只,现已繁殖超过500只,产值翻番,前景可期。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先干先行,先将产业作出效益、作出特色,给群众树立标杆、样板,激发群众种植、养殖的热情。村党支部邀请市、县农机、畜牧专家到村给群众进行专项技术培训,时时监控、指导农户种植、养殖情况,排解技术难题,给农民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