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不要借“减压”之名行浪费之实!

2016-06-19 09:22  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不要借“减压”之名行浪费之实!
 
  疯狂释放!千名考生重庆砸3吨西瓜。高考结束了,分数还没出来,空档期里的考生们或紧张或焦虑,有人选择吃大餐、有人去旅行,也有人选择了疯狂!今天下午,近千考生来到了海拔约2000米的武隆仙女山,品尝完甜美的西瓜后,上演了一场凉爽刺激的夏日西瓜大作战(6月19日央广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呼吁:请不要借“减压”之名行浪费之实!
 
  我国是资源大国,却是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为1/6,人均草地面积为1/3……但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仍然处于粗放经济增长阶段,如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而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国人对我国资源匮乏现状视而不见,把“节俭永续”的传统美德抛在脑后,“天价年夜饭”、“天价公务餐”等新闻时时见诸报端,“不买最好,只买最贵”成为一些富人的口头禅,婚丧事大操大办越演越烈,宴席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如果资源浪费现象不加以有效遏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我们的子孙后代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一直尊重粮食、倡导勤俭节约。古人有过很多这样的名言警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虽然目前的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粮食的产量增长幅度巨大,粮食的结构也日益趋于合理化,但是我国还有1.28亿贫困人口,一些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随意浪费不仅是对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现实的漠视。虽然,我们有权对于自己购买的物品进行随意处置,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吃喝,但社会资源是属于公众的,浪费社会资源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必须受到社会的谴责。
 
  最近,笔者从一份材料上看到:有一种吃小虫的动物,每次都吃完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每次都不吃完。这吃小虫动物节约使用资源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人类反思和借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学习、借鉴吃小虫动物节约利用资源的生活方式,从现在开始,从每一个人做起,真正把“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共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
 
  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节粮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专门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和节粮教育活动,明确校长在节粮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将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将学生日常节粮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知》要求,各校要修改完善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和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6月14日人民网)。期待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把“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这三句话铭记在心。(王红峰)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