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是药三分毒!小心“吃”出来的药物性肝损伤

2023-05-18 21:10  健康报
  原标题:是药三分毒!小心“吃”出来的药物性肝损伤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凡是药物都有毒副作用,而药物性肝损伤就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预测性差且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案,使得药物性肝损伤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药物性肝损伤不易被察
 
  药物性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乃至数月之后,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疲乏、厌食、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皮疹、发热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不仅呈现多样性,且缺乏特异性,其组织学表现可模拟多种其他肝病,同时缺乏客观、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预测和诊断。明确诊断困难,导致了药物性肝损伤易漏诊和误诊,为患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警惕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目前已知有超过1100种药物可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肝损伤,几乎遍及各类药物。2019年我国发布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数据显示,常见的能够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前五类药物包括:
 
  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药及各种膳食补充剂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首要病因(占比达26.81%)。迄今,已有超过100种中草药制剂被证实存在潜在肝毒性,多见于苦杏仁、何首乌、土三七、大黄、雷公藤、天花粉、艾叶等。市场上的保健品多以中药为材料,由于药材成分复杂,加上其来源和炮制水平的差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抗结核药常见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它们均具有明显的肝毒性,且三者联用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抗肿瘤药抗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伤占据我国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第三位(8.34%),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能够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而多线化疗者、应用化疗药物剂量偏大者、合并基础肝病患者、年龄较大者、既往酗酒者、中度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合并使用的药物较多者发生率更高。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常见于奥卡西平、卡马西平、地西泮等,这类药物通常使用周期长、联合用药多,更容易对肝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心血管系统药物常见于贝特类(非诺贝特)、降脂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压药(卡托普利、普洛萘尔、美托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胺碘酮)。
 
  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布洛芬)、代谢性疾病用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丙巯氧嘧啶等)、激素类药物(甲羟孕酮、甲状腺片等)、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培美曲塞等)在临床上也有致肝损伤的案例发生,长期用药的患者,需格外注意。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
 
  虽然很多药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大家也无需谈药色变,遵从医嘱、合理使用才是科学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
 
  第一,不要盲目相信偏方、验方、广告等,切忌盲目跟风使用中草药及相关制剂,对于成分不明的药物,最好不要服用。
 
  第二,如果必须用药,应仔细和医生或药师确认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等,并严格遵循使用量。
 
  第三,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及时检测肝功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有计划、全面地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