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保障。强化财政支持,划拨100万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划拨500万元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抵押登记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并实施动态管理。
二是“建”平台。依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 “一平台三中心”(农业要素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产权评估中心、农村产权收储中心),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站,并在村级配备信息员,形成县乡、村三级联网互动、资源共享、联网交易的网络体系。
三是 “活”方式。灵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式,结合经营主体创新开展“土地经营权+订单质押”、“土地经营权+收益保证”、“土地经营权+信用”贷款,同时,推行农户客户经理、信贷员包村服务和“贷款+技术”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防”风险。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准入机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投保机制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联动补偿机制,出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签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协议》,实现“银、政、保、农”多方共担风险。截至目前,该县共实现农村产权融资20笔,总额达1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