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中全民参与治理城乡环境

2012-07-12 14:48  四川在线


  双向六车道,平整的沥青路面,两旁绿草花卉构成的漂亮景观带随道路延伸……7月10日,记者乘汽车赴巴中采访,一出广巴高速公路巴中西出口,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几个月前,这条高速连接线还很狭窄,沿路两边满是低矮而且散乱的房子。”与记者同车的巴中乘客范川说。

  近年来,巴中市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以干线公路、铁路、河道沿线为重点,坚持“拆”“建”并重、“治”“导”结合,使巴中城市环境大变样。

  □谢兴才 记者 尹勇

  “拆”“建”并重

  夯实基础改善环境

  傍晚时分,在巴中城区的柳津桥至回风亭一段滨河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纳凉闲谈、或驻足赏景、或携手漫步……

  “这里原来是一排沿河而建的低矮旧房,现在建起了美丽的滨河休闲景观带。开始拆房子的时候,我们还觉得可惜,现在才觉得拆对了,而且早就该拆咯,你看现在多安逸嘛!”正陪老伴散步的市民毛大礼说。

  在巴中城区,漂亮的巴河如玉带穿城而过,但该市长期形成的沿河建房习惯,使得巴河变成了“夹皮沟”——往往只见林立的房舍而不见河道,极易受洪涝灾害袭击。

  据巴中市住建局工作人员李光平介绍,2011年以来,该市对回风亭至大佛寺3.5公里长的回风北路进行拆围露景、拆围造景,共拆除围河房屋12万余平方米,同时,还拆除“蓝顶子”(违章搭建的铁皮房子)8.1万平方米,并对路、堤、河、景进行全面改造,以前狭窄拥挤、建筑凌乱的回风路片区,如今道路宽阔通畅,满眼是景。

  目前,巴中市共拆除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的各类建筑物370余万平方米,新建绿化带、休闲广场(公园)15处(个)100余万平方米。并投入2.3亿元,在境内五条主要通道及农村公路沿线建绿色森林走廊5335公里,其中省干线公路1206公里。

  “治”“导”结合

  制度保障规范管理

  在巴中城区的江北大道,记者见到,所有停靠车辆都统一停放在标识线以内,且车头朝向一致。“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按标识停车,缴纳停车费,我的工作很轻松……这都是治理乱停乱放和宣传引导换来的结果。”负责储秀大厦一段停车管理和收费的老吴说。

  “治理就要出重拳、下猛药,制度必须刚性,引导则用巧力,‘刚柔相济’效果才可能好。”巴中市治理办蒋云说。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巴中市采取“治”“导”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整治的长效机制。

  在治理广告乱贴方面,巴中制定了《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编制了城区户外广告规划设计方案,对城镇户外广告、标语、店招店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否则一律拆除;在城乡垃圾处理上,制定了《巴中市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转运-中心场镇填埋”、“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镇填埋”、“联户填埋”等四种垃圾处理方式。

  除了“硬”的一手,还有“软”的一手。巴中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营造环境治理氛围。该市新闻媒体开设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栏和曝光台22个,坚持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经验、成效进行跟踪报道,对反面典型公开曝光;制作大型广告牌11个、公交站台灯箱广告150个,设置宣传栏1800个;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130多场次,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86支、文明劝导队195支,全市机关干部2万余人次参加城区交通管理和文明劝导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革除陋习,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此外,巴中建立了定期或不定期、明查或暗访的专项督查制度,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列入环境卫生工作重点管理单位,年终进行总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同时,投入有保障。巴中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城镇清扫保洁、市政维护、城镇管理经费实行全额保障。另外,还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对镇村(社区)环境治理的保障力度。去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农贸市场62个,取缔临时市场(摊区)3个;完善交通标识、标线,新(改、扩)建停车场点30个。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