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早启动,抓投入
作为一个新生之区、财政穷区,要办好均衡教育可谓履步维艰。2013年建区初期,新区政府高瞻远瞩,响亮地提出“科教兴区”、“教育强区”的发展口号,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区划调整”的良好契机,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先后制定《广安市前锋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安市前锋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10余个纲领性文件,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切实做到工作部署早启动、经费保障早研究、措施落实早到位。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政府投入主渠道,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按国家规定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按月足额发放,并建立起“薄弱学校”改造长效机制,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发展差距”,前锋区教科体局计财股负责人介绍说。据统计,2013年以来,该区先后投入资金9200万元,开工建设前锋思源实验学校;投入资金4400余万元,完成前锋初中等3所学校改扩建、光辉小学等11所学校教师周转房和观阁小学等37个学生食堂(含村小伙房)建设,硬化塑化虎城小学等5所学校操场;投入资金688万元,为8个校点征地共30592平方米;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装备中小学校理科实验仪器10万余件、音体美等学科器材2.6万余件、图书80万余册,完成前锋教育城域网和“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全区中心校点的教育信息化覆盖率达100%。
二、精准发力,夯基础
“硬件上去了,并不代表均衡,”该区教科体局副局长刘福林介绍,“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均衡的根本,三年来,我们不断完善队伍管理制度,多措并举,打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翻开一组组数据,不难看出前锋区在近三年促进师资队伍均衡方面作出的努力。首先,注重了师资的配置,该区根据省定配备标准,按照缺编补编、缺教师补教师的原则,及时提出学校编制调整方案,先后通过公招、特岗教师考聘、考调等渠道陆续补充到缺编教师近200名,择优招聘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近70名,促进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其次,注重了教师的培养,扎实开展“名师培养行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骨干教师成长行动”、“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行动”、“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行动”等五项行动计划,认真开展“四有”好老师的评选活动,不断细化教师管理、名师培养、评先晋级等措施办法,先后培养 教师2名,省市级 教师20人, 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30名,市、区级骨干教师300余名,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全面达标,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再其次,注重了教师的交流,积极推行区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待遇,给予政策倾斜,激励他们在农村一线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三年来,全区教师交流比例近10%。最后,注重了重教氛围的营造,积极利用建党节、春节、教师节等时机,不断加强对先进教育工作者、 教师、 班主任的表扬奖励,强化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先后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余个、先进个人近150名,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逗硬督导,保公平
爱心化雨,润物无声。前锋区在全区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委区政府牵头、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全社会共同资助、各级学校积极参与的教育民生长效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三残” 儿童、少年入学保障机制,教育惠民行动切实开展。近三年来,前锋区先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材费6900余万元;落实资金近1400万元,完成贫困生资助工程;落实资金5400万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近5万余名义务教育学生受益;小学适龄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入学率达99%,“三残”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0%,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