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选派“第一书记”沉下去,是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关键招。去年,全市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820名,在履职期间,他们扎根基层、真抓实干,通过开展走访、制定规划等举措,促使贫困村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近日,记者对其中的三名“第一书记”进行了采访。
勤走访 他帮群众解困难
“今天真的很开心,在开学之前,终于把杨显平读书的问题解决了……”4月20日,记者见到岳池县花园镇红坡盖村“第一书记”古波,翻开他的民情日记本,看到3月10日那天的记录。
去年4月,古波到红坡盖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里后,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立即进行调查走访。现在,古波对村里的每一条路都十分熟悉。“在走访中,我发现1组村民杨军超夫妻两人都有智力障碍,大儿子在外多年杳无音信,加上家庭贫穷等原因,二儿子杨显平已经12岁了还没有上学。”杨军超家的情况成了古波的一块心病,“要帮助这一家人,首先要让杨显平上学。”古波下定决心。
“12岁才去读一年级,孩子心里肯定不乐意。”古波发现,杨显平对读书有排斥情绪,他就一边给杨显平做思想工作,一边跑入学手续。今年3月,春季开学前,杨显平读书的问题得到解决,古波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定规划 他助群众挣票子
放线、打窝、放苗、定植……4月20日,在邻水县石滓镇中城寨村苗木基地,“第一书记”杜刚和30多名村民干得热火朝天。“产业发展起来了,以后好挣票子了!”
村民们口中的产业,正是杜刚到任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村“两委”一班人共同确定的。
“我们希望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全村脱贫奔小康。”杜刚向记者介绍,中城寨村地处明月山脉,距离垫江牡丹园仅1.6公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
“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划通过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业增收。”杜刚告诉记者,在平坝浅丘发展种植业,在草场草坡布局养殖业,在交通主干道和旅游支线两侧建设樱花大道,并对人文遗址及自然景观进行修缮改造升级,通过种植业、养殖业丰富旅游产品,以旅游业吸引游客,拓展产品市场,实现种植、养殖园区和旅游景区功能互动。
“我们还将创新探索‘农户+村集体’‘业主+农户+村集体’‘养殖大户+农户’‘旅游产业合作社+公司’四种模式,实现农户、村集体、业主(公司)三类主体互惠互赢,解决发展资金短缺、贫困户持续增收难、集体经济增收难、土地撂荒严重等问题。”在杜刚心中,这些规划都是帮助村民挣票子的“法宝”。
住村里 他和百姓心连心
4月22日,星期五,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邻水县西天乡西天村“第一书记”李华和成都银行的帮扶者一起,忙着给贫困户分发鸡苗。送走帮扶者,累了一天的李华才回到自己的“家”中,把打湿的鞋子换下来。
李华的“家”,位于已停产的西天村健子湾煤矿,从到西天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天起,李华就把“家”安在了这里,陪伴他的只有守矿的老工人郭中诚。
走进李华的“家”,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简单。一张床、一个办公桌、一把椅子,宿舍内 值钱的物品就是他从家里带去的电脑和打印机。
“除了跑项目的时间,李书记平时生活、工作都在村里,真正与我们老百姓心连心。”村民陈明禄今年82岁,是一名退伍军人,得知记者到村上采访李华,他拉着记者不让走,“李书记非常关心我,隔三差五就会来看我。”陈明禄告诉记者,“前不久,李书记来看望我,回去时天已经黑了,村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后来我才知道,他走了快两个小时的路才回到宿舍。”
“李华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负责的人,他从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就一直为全村发展不遗余力。”村支书郭中和告诉记者,正是心中装着群众,李华得到了全村村民的认可。